摩擦、磨损与润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对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人类研究和运用摩擦、磨损、润滑方面知识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然而发展成为
摩擦学,还是1966年的事。那是英国著名学者P.H.Jost在写给政府的报告中首次使用的词汇。将Tribology(润滑)的地位,始于1984年。而日本则更晚。摩擦学被定义为是研究相对远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和有关事件。与传统的方法不同,它以系统工程的理念和突出生产实践的特点,研究摩擦、
磨损与润滑问题。
摩擦过程,其实质就是能量的消耗过程。如纺织机械中因摩擦而损失的功率占总功率的85%。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能源消耗在各种不同形式摩擦上。因此,减少摩擦,也就是减少摩擦损耗,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摩擦作为现象或原因,一般来说,其结果必然形成磨损。磨损是材料的消耗过程。但在特定情况下,摩擦不一定导致磨损,如流体润滑中外摩擦转变为内摩擦,有能量损失,不一定有材料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