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润滑材料主要有润滑油、齿轮油和润滑脂,根据发动机各摩擦副不同的工作特点,选用相应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材料。对于承载负荷较大而又不便设置油池的摩擦副,如汽车底盘中的轮毂轴承等,润滑脂是较理想的润滑材料。据统计,一台汽车底盘部分需用润滑脂润滑的部位将40处。具体汽车用的润滑脂的特点和性能要哪些呢?
润滑脂实际上是一种稠化了的润滑油,与液体润滑油相比,润滑脂具有较高的负荷承载能力和较好的阻尼性;它比润滑油的蒸发损失小,高温、高速下的润滑性好;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和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但它的缺点是冷却散热作用差,起动摩擦力矩大和更换操作较复杂。润滑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磨损和使用寿命。因此,润滑脂的性能主要用以下指标来衡量。
(1)滴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温度。滴点值的高低决定润滑脂可以使用的温度上限,但实际的使用温度应比上限低15~30℃。润滑脂滴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和含量。常用润滑脂的种类和滴点范围如表l所示。
(2)锥人度: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下锥体于5s内,从润滑脂表面垂直刺人油脂巾的深度。锥人度是润滑脂稠度和软硬度的衡量指标,并依次对润滑脂进行分号,是决定选择使用的关键指标。锥人度小的润滑脂一般用于高负荷低转速的摩擦副:锥人度大的润滑脂一般用丁低负荷高转速的摩擦副。
(3)胶体安定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润滑脂能在其稠化剂的骨架中保存油的能力,用析油量来判定。析油量越大则润滑性能越低,当析油超过5~20%时,润滑脂基本就不能再使用。容易析油的润滑脂不能用于高温重负荷的摩擦副。
(4)氧化安定性:指在储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若氰化安定性差,则润滑脂易于氧化生成有机酸,对金属构成腐蚀。
(5)蒸发损失: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润滑脂损失量占润滑脂总质量的百分比。它是影响润滑脂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在高温和温差较大的条件下工作的润滑脂影响较大。润滑脂蒸发损失的大小取决丁二基础油的种类和粘度。
(6)抗水性:指在水中不被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不被水洗掉的能力。抗水性好的润滑脂用于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水的摩擦副,如水泵轴承、轮毂轴承等。
(7)机械安定性:指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若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差,表明在工作中受剪切作用时,易使皂纤维脱开而产生流动,造成其稠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