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液百科详细信息
铁谱技术和铁谱仪的特点
- 发布日期:2014-06-18
- 在许多大型机械设备中,由于金属表面间的相对运动使摩擦副表面不断产生大量的磨削碎片和微粒,即磨损颗粒。对于有润滑油的摩擦副,磨损颗粒会进人润滑油中。尽管磨损颗粒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磨损颗粒的尺寸极其微小(通常为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但其数量、尺寸、外貌、成分等却反映了不同的磨损方式和磨损过程,这些不仅为分析研究磨损过程、颗粒的形成提供了直接信息,而且为分析诊断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了依据。为了更好的能够分析设备磨损程度,我们一般都会使用到铁谱分析技术来进行检测分析。
铁谱技术的工作范畴
完整的铁谱技术包括从机械设备润滑油液取样开始,一直到完成对磨粒的识别与分析,提出对被监测设备工况状态的报告。铁谱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油液的取样及处理;
2、磨粒的检测、识别与分析;
3、分离磨粒,制备铁谱片;
4、提出分析结论及报告。
目前,实现铁谱技术的基本设备和工具主要有各种类型的铁谱仪、铁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及磨粒图谱集等。
铁谱显微镜的作用主要是进行铁谱片上磨粒的定性观察、检测与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用途主要是对有重要信息的磨粒进行深入的微观检测和磨粒材质等分析。
铁谱仪的用途主要是从设备润滑油样中有效地分离出磨粒,制备铁谱片或完成磨粒的有关定量测定与分析。
铁谱技术对磨粒的识别与分析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式。所谓定性铁谱分析主要是对磨损颗粒的形态(形状及表面形貌)、尺寸进行观察,从对磨粒形态特征、颜色、尺寸大小和差异程度以及材质成分组成的分析,来判断机器零部件的磨损类型、部位、严重程度及磨损机理。定量铁谱分析则是借助铁谱片(或铁谱沉淀管)上磨粒的百分覆盖面积来确定不同尺寸磨粒的相对含量,从而定量地给出机件的磨损速度估计。目前,应用铁谱技术来分析机器的磨损状态,主要是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的:
(1)根据主要磨粒的形成、颜色和尺寸等特征来判定机器(及有关零部件)所处的磨损阶段以及相应阶段发生的磨损类别(如疲劳、剥落、腐蚀等)及其磨损的程度;
(2)根据磨损量(即磨损曲线)对机器的磨损进度进行量的判断;
(3)根据磨损严重性,确定机器磨损的剧烈程度;
(4)根据磨粒的材质成分来判断机器磨损的具体部位及磨损零件。
由此可见,铁谱技术是一项技术性较高、涉及面较广的磨损分析与状态监测技术。然而铁谱分析技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1、作为一门新兴技术,铁谱分析的规范化不够,分析结果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有较大的依赖性,若缺乏经验,往往会造成误诊或漏诊;
2、对润滑油中非铁系颗粒的检测能力较低,故在对如柴油机这种含有多种材质摩擦副的设备进行故障断时,往往感到有所欠缺。
- TAG:
- 上一篇: 油液各理化指标的含义和检测的必要性
- 下一篇:细探分析式铁谱仪的结构
- 返回